昨日上午,珠中江三市卫生局长齐聚珠海,联合向社会发布三市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相关情况。这是在2009年《珠中江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下的一次细则敲定。
根据协议,三市44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被纳入互认范围。珠海市副市长龙广艳強调,这是真正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患者将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降低医疗费用。
求医看病就可能需要换医院。以一个胸痛、咳嗽的患者为例,如果不互认医学检验结果,他在这家医院拍了胸片、做了CT,换一家医院后可能还要重新拍一次胸片、再做一次CT,也就是说,至少要多花500-600元。
因此,在不影响诊疗结果的前提下,珠中江实行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不仅可以简化病人的就医环节,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还能促进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根据相关协议,纳入互认机构范围的是珠中江三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目前共有44家。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内容有:临床生化共12项、临床免疫共5大项、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体液及各类涂片细胞学检查;医学影像结果互认内容有:普通放射线检查、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项目。
这些内容均是临床十分常见,稳定性又比较强的项目。很多病都需要做这些检查。今后,医疗机构接诊、转诊和治疗患者时,将以对方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有关检查结果和检验报告作为诊断治疗依据,不再复查。
但有一些情况则不受互认限制。据介绍,在以下7种情况下,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检验: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检验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的;在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急诊急救等抢救生命的紧急状态下;患者或亲属要求做进一步检查的;其他符合诊疗需要的不可预测的情形。如果因病情变化或诊疗需要的,可根据病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规范进一步检查和检验。
据了解,实际上,今年8月,珠中江三市卫生局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珠中江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影像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原则,确定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的范围和医疗机构互认范围,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珠海市卫生局局长李力表示,此次向社会发布,是为了让三市老百姓周知,让更多百姓监督,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三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互惠的医疗卫生服务。
具体互认内容
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内容
临床生化(12项):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临床免疫(5大项):甲状腺功能测定、肿瘤标志物(AFP、CEA定量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丙肝抗体(肝功能异常和术前除外)、甲肝抗体IgM(肝功能异常除外)
临床微生物:细菌分型
临床血液、体液及各类涂片细胞学检查(互认检查结果需做到操作规范,涂片质量符合要求,诊断明确,临床无异议)
医学影像结果互认内容
普通放射线检查:普通平片、CR、DR(片质达到甲级)
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项目:PET-CT、PET、SPECT、CT、MRI、DSA等(其中涉及的影像资料应做到检查过程规范、拍摄部位正确完整,影片图像清晰、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并具有时效性)
新闻链接
三市医疗合作动向
记者:签署《珠中江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三年来,三市居民在医疗同城化方面有何进展?接下来在哪些方面会加强合作探索?
珠海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目前,在医保制度方面,我市中大五院已被江门、中山医保覆盖。斗门与江门相邻、坦洲与珠海关系密切、江门与中山古镇交往甚密,这三地地域和文化的交叉,使得三地之间居民在选择就医时,往往“跨市”却更方便。
接下来,三地主要会在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医保互通方面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方便三市群众看病,节约资源,节约社会成本,这样三市才能算在医疗领域方面真正实现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