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珠港澳动态 - 详细内容 关键字搜索
广珠城轨将全线贯通生活圈提速 珠海段大半在前山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2/9/29 | 浏览量:666
    到了年底城轨珠海段通车后,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的时间也就一个小时10分钟左右,将真正实现“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从珠海站出来后就是通往澳门的拱北口岸,届时广州市民去珠海和澳门都方便多了。据了解,广州南站至珠海站为116公里,广州南站至珠海北站为93公里,按照现在广州南站至珠海北站的36元票价计算,以后广州南站到珠海站的票价约为45元。

 

  未来,延长线从现有的广珠城轨珠海站出发,经横琴延伸至珠海机场,在横琴莲花口岸预留与澳门轻轨换乘条件,以便将来与广珠城轨和澳门轻轨直接换乘,共同构成澳门-珠海-广州的快速客运通道。

 

  2 0 11·1·7

 

  广州南站至珠海北站段正式通车。

 

  2 0 12·8

 

  广珠城轨珠海段开始铺轨。

 

  2 0 12·10

 

  广珠城轨珠海段试运行。

 

  2 0 12年底

 

  预计广珠城轨珠海段将正式通车。

 

  规划中

 

  广珠城轨延长线经横琴到珠海机场。

 

  广珠城际城轨的修建,不仅缩短了珠海与广州的距离,也让珠海看到了新一轮进步的方向。广珠城轨在珠海市区内的总长7公里左右,而在前山片区就有约5公里,其中,明珠和前山两个站点在前山片区内。根据国际惯例,城轨两侧500米以内为经济黄金地带,这给前山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前山街道办副主任古志林信心满满,未来十年,前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珠穗度假可当天往返

 

  前山街道办副主任古志林告诉记者,前山位于香洲区的西北部,面积53.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1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共有超过30万人在这里生活。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前山是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发展的进度缓慢,而城轨对于推动前山城市化进程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古志林表示,以前珠海人去广州,需要耗费近一天时间;城轨通车前,坐大巴,耗费3、4个小时;而如今,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抵达,周末到珠海度假旅游,“甚至可当天往返。”

 

  前山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除旅游提升外,城轨对于前山地区的楼价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据了解,前山片区一直属于珠海楼市的中低端细分市场,2005年以前,前山片区的楼价基本上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如今的均价达到10000元/平方米以上。

 

  古志林相信,城轨建设完成后,势必将给周边居民带来各种便利:首先城市道路的扩建、地下管网的改造,会使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城轨给前山带来人气的同时,能够带旺周边的商业氛围,居民逛街、购物也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推动前山片区旧村改造的步伐,让更多的前山居民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明珠站 将成客流旺地

 

  广珠城轨明珠站位于前山上冲村村口,上冲长途客运站正对面。每天,上冲客运站为这里带来近万的人流量,加上这里毗邻上冲检查站,是距离有“珠海后花园”之称的坦洲最近的地方,不少居住在坦洲的珠海人,也将通过该站点出行,有专家预计,明珠站或许将成为珠海段人流量仅次于珠海站的城轨站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明珠站一共分为三层,最底层是车流密集的明珠路,旅客则通过楼梯进入二楼买票、候车,三楼则是上下车的站台。目前该站点的主要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外墙的瓷砖、玻璃等都已安装完毕,只有个别工人在检查车站顶棚。

 

  点评:前山街道办副主任古志林告诉记者,城轨从东坑进入前山,延明珠路一直到港昌路,由于城轨快捷,不会堵车,价格也便宜,势必成为珠海东部与外部联系的最大动脉,取代港湾大道三分之二的功能。为了迎接城轨带来的人流量和商机,东坑在去年建成一家以四星级为标准建设的度假型旅游酒店,目前又在规划建设新的酒店项目,相信明珠站正式通车后,东坑诸如梅溪牌坊、农科中心、凤凰山等旅游景区能将更多外地游客留在前山。

 

  据了解,明珠站位于前山片区的中间,这对于开发前山西侧很有帮助。“该地块位于中珠交界处,约50-60万平方公里,如果规划得好,其服务能够辐射到中山坦洲、三乡等地区。”古志林透露,在梅溪牌坊的西南部也将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综合体,目前整个梅溪工业区已经全部清拆完毕,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前山站 引来标志性商业建筑群

 

  城轨前山站位于前山港的东边,港昌路上。记者来到现场看到,由于港昌路的道路改造还未完成,路上有4、5台挖机正在紧张施工,路面仍旧未铺设沥青或者水泥板。

 

  前山站也分为三层建设,结构与明珠站类似,旅客通过一楼的楼梯或者电梯进入二楼。目前整个前山站的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外墙均已完成装修,玻璃电梯、路面的瓷砖等都铺设完成,只有一楼部分区域的脚手架还没有拆除。

 

  点评:位于港昌路的广珠城轨前山站,是珠海市区仅有的三个城轨站点之一,其建设直接带动了前山片区的楼盘开发建设的速度,近年来,招商、时代、恒隆等大型房企已经相继进驻前山。

 

  据了解,在城轨前山站旁,前山河畔,中海环宇城项目已经开始建设,是一个拥有10万平方米超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60楼层高的五星级国际品牌酒店、国际级酒店式公寓及全河景住宅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将成为前山片区的标志性商业建筑群。

 

  广珠城轨前山站将与中海环宇城的商业二层无缝对接,同时为了便于客流的中转,在购物中心一层还规划了一个公交车总站,连接新老香洲、拱北、吉大、南屏等地。古志林还告诉记者,距离城轨前山站不过200多米距离,还将建设一个游艇码头,届时,将能极大地提升整个前山片区的形象。

 

  2012年9月14日,烈日当空,在位于拱北的广珠城轨珠海站工地,技术员王敏帅头戴安全帽,汗珠不断从脸上滚下来,他顾不上擦,忙着在现场来回穿梭,指挥着工人们施工,为了在通电前完成站台的装修工程,他们在抓紧时间赶进度。在珠海站的地上二层站台,从北边延伸而来的是已铺设好的轨道。

 

  按照铁道部门的要求,广珠城轨珠海段将在10月完成建设并开始调试,预计年底前可以投入运营。珠海市方面则希望,广珠城轨珠海段可赶在第九届航展前,即今年11月中旬开通运营。不论是哪个时间开通运营,珠海站日渐成型的海鸟造型都真实地告诉我们,珠海人盼了多年的广珠城轨,就要开进珠海市区了,珠海的城轨时代,正在朝着我们呼啸而来。

 

  因为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与梦想,城轨的建设注定漫长而艰辛。在城轨时代来临之前,让我们走进王敏帅们这群建设者当中,分享他们与城轨的故事,追忆我们共同守候见证的这些年。

 

  人物1

 

  ●身份:普通建设者

 

  ●姓名:王敏帅

 

  ●职业:中铁建工集团广珠城轨珠海站技术员

 

  ●经历:最忙的时候,早上7点起床工作,11点30分下班后休息一会,2点又开始上班,除去晚上吃饭的时间,要干到第二天早上7点,每隔两天就要轮一次这样的24小时班。

 

  1

 

  难以回首的24小时赶工

 

  大学毕业才两年,王敏帅就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大考”。2010年,河北人王敏帅从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被招进了中铁建工集团,随后被派往珠海,在广珠城轨珠海站的工地上担任技术员职务。

 

  伴随着珠海站的建设,他也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这位1987年生的小伙子,连续几个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一米八多的身影每天都在工地上穿梭忙碌,皮肤晒得黝黑。回首在珠海站工地的经历时,王敏帅认为,除了技术和时间经验得到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吃苦和坚持”。

 

  满身淤泥却累得不想洗澡

 

  进入2011年后,珠海站的征地拆迁问题已经进入了尾声,很快进入了全面施工的阶段。在王敏帅的记忆中,地下室基坑开挖、出土的那段时间,是施工最为繁忙的时候,也是他们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这位刚出校园不久的80后坦言,当时“曾经想到过放弃”。

 

  2011年七八月份,是珠海站地下室基坑出土最紧张的时候,王敏帅们早上7点起床后,就要进入地下基坑工作,11点30分下班后休息一会,2点又开始上班,除去晚上吃饭的时间,要干到第二天早上7点,上午休息半天后下午又接着干,每隔两天就要轮一次这样的24小时班。“那时候最多一天要接200多个电话。”王敏帅说,作为技术员除了监督检查技术的实施,还要协调各施工队的作业,“一个24小时班干下来两眼没神,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七八月份是珠海最热的时候,地下吹不到风,40台机器在轰鸣中发出热量,施工现场闷热异常。”王敏帅说,刚开始下基坑的时候,大家都会穿雨靴,通常一下去就深陷淤泥之中,要拔出来很困难,后来干脆就不穿雨靴了,大家全身都是淤泥和汗水,当从工地上来之后,都已累得不想洗澡,就只想躺下来睡觉。

 

  开挖前先要降低土中水含量

 

  珠海站所在的地方在海边,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地下室的施工难度也就大了很多。“挖土的时候,别的地方一般要五六米深才会有水,但珠海站这边2米深左右就冒水了。”王敏帅说,开挖之前要先打管道进入地下,水进入管道后就用水泵将水抽走,他们管这个过程叫“降水”,即降低土中水的含量,为了不使挖土的时候塌方,要时刻注意降水的情况。

 

  在正式挖土的时候,要用钢筋混凝土在地下做临时支撑结构,等挖土完成、地下室结构建成之后,才将这些临时支撑结构拆掉,11米深的基坑,一共做了三层的临时支撑结构,“使用的材料足以在地上建一栋20层高的房子”。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魔鬼式”赶工后,到8月底,地下挖土部分已经基本完成,一共挖出了50万立方米左右的泥土,站房和桥梁桩基工程才基本完成,开始地面工程的施工。

 

  2

 

  建设六七载

 

  房价涨三倍

 

  人物2

 

  ●安全保障员:章继烈

 

  中铁八局昆明公司广珠城际轨道项目部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

 

  ●经历:他从2006年开始进入珠海段施工现场,亲身经历了建设过程,对珠海段高架桥的每个桩位都如数家珍

 

  珠海人的“城轨梦”,大约要追溯到10多年前。2001年6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评审通过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广珠城轨便是其中的一条主轴。2005年12月18日,广珠城轨珠海段重点工程凤凰山隧道正式动工,作为广珠城轨首个开工的工程,标志着广珠轻轨的建设正式开始,一年后,珠海段全线开工。然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广珠城轨沿线经过的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当中,珠海既是首个开工的城市,也是最后一个通车的城市。

 

  “早知道工程要拖这么久,刚来的时候在珠海买套房,现在把它卖掉,不但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用住工棚,还可以大赚一笔。”2012年9月21日,拱北港昌路,在中铁八局昆明公司广珠城际轨道项目部,章继烈在回首珠海段施工的曲折过程时,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了这句话。的确如此,从中铁八局进驻工地的2006年算起,珠海那时的房价只要三千多元,六年后的今天,珠海房价已飙到一万多。

 

  他熟悉珠海段高架桥每个桩位

 

  59岁的章继烈是中铁八局昆明公司广珠城际轨道项目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的部长,从2006年开始进入珠海段施工现场,亲身经历了珠海段的建设过程,对珠海段高架桥的每个桩位都如数家珍。

 

  这段时间,章继烈和他的同事们较为清闲,因为中铁八局负责的珠海段桥梁部分的施工,目前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工程的验收和其他收尾工作。中铁八局冷清的项目部,与几百米外负责珠海站施工的中铁建工项目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项目部所在的港昌路,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工人们正在铺沥青路面,作为珠海市的重点工程,高架桥下的明珠路、港昌路改造将在年内完成,成为珠海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

 

  2006年5月,章继烈与同事们来到珠海,在夏湾的权辉花园租房子住了一段时间后,才搬到目前的项目部所在地。“明珠路就是我们破坏掉的。”他开玩笑地说。作为广珠城轨珠海段的开拓者,章继烈形成一个习惯,每天都要骑上自行车,从拱北的项目部出发前往明珠北,沿线检查工地的安全情况,“每天都要检查一遍心里才踏实”。如今,他坐在项目部淡定地回忆往事,对细节的描述让人感觉恍如昨日。

 

  及时发现空洞 避免了供澳电缆被压断

 

  2008年9月4日早上7时许,章继烈如往常一般检查工地,当时的高架桥还处于桩基施工的阶段,由于前两天刚下过大雨,工地很多地方仍有积水。在港昌路特大桥的31号墩位,充满积水的桩基左侧,地下的一个空洞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和工友们经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这个地下空洞足足有四五米深、4米长、1米多宽,“我经历过许多工程,这种情况时有发现,若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将会造成地陷等严重后果。”

 

  广珠城轨从港昌路中央穿过,工程动工后,原来的机动车道就成了封闭的工地,旁边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被用于临时通行车辆。章继烈发现的这个空洞,就位于临时通行车辆的位置,这里车来车往,压力一大随时都可能坍塌。而在空洞的上方,向澳门输电的高压电缆就埋在这里,若发生塌方电缆就会被压断,这意味着澳门可能会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想到这个严重的后果,章继烈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

 

  章继烈发现地下空洞后,立即决定封闭临时车辆通道,并向工程项目部和珠海市的交警、电力等部门汇报,交警派出人员到现场指挥车辆。工程项目部很快调来水下浇灌混凝土的设备,一共用了30多立方米的混凝土,才将这个雨水冲刷出来的地下空洞填满,解除了这个重大的危机。

 

  自1978年参加工作,章继烈就在铁道部门,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事故,他经历过很多,心中也早有准备。让他想不到的是,原本计划2008年10月份完工的工程,却一直拖到了现在,工期延长了4年多情况,“工作这么多年,从没有经历过工期延长如此多的。”章继烈感叹说,没想到自己干完广珠城轨这个工程,就基本上可以退休了,“原本还以为要去另外一个工地”。

上一条:国庆黄金周赴港游客料增20% 内地客弃访日 关闭 | 打印
下一条:珠中江出租车2015年实现互通经营 全面实现一卡通
珠港澳动态
>>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中大金融中心1号写字楼6楼 联系电话:0756-8983605 邮箱:baminnet@126.com
版权所有 2011 粤港澳福建商会 粤ICP备11043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