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官员:居屋或6折发售 市民无需恐慌买楼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2/9/3 | 浏览量:463 10项楼市措施在上星期四宣布后,即使周末,港府官员也继续出动向市民解释措施细节。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表示,剩余居屋(类似内地经济适用房)及“置安心”项目(为“夹心层”建设的置业项目),倾向以市价6-7折发售,未来几年楼市供应量充足,呼吁市民不用恐慌性买楼。 政府房屋转租为售增加供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上周四推出10项楼市措施,其中短期措施以提升房屋单位的供应量为主,包括推出房委会830个剩余居屋单位,将“置安心”项目全部转租为售,以增加住屋供应。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昨天继续为相关措施进行进一步解释。对短期措施推出的住房价格,他表示,剩余居屋及“置安心”项目,倾向以市价的6折到7折发售,其中转租为售的“置安心”单位会有转售的限制。 张炳良表示,并不排除市民会将这些居屋用来短期炒卖以做投资,但他认为,港府早前推出的额外印花税效果相当好,面对市民的置业要求,市场是有实质供应的。 市区重建是增加供应重点 中期措施方面,港府将通过改变土地用途来增加住宅用地的供应。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说,通过市区重建提供房屋,将会是未来楼宇供应的重点,其中市建局参与的活化工厦措施,政府要亏本超过5亿港元。 但供应土地增多并不完全等同于房屋供应量的增加,有报道批评,港府在过去两年卖出40多幅土地,但房屋署至今只批出一张施工纸。陈茂波说,不排除是发展商因应后市,拖慢进度以获取更大受益。他强调,卖地条款规定发展商要在5年内落成楼宇,政府会留意监察,也会精简审批程序。 梁振英:下决心解决住屋问题 而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建议港府,可以多发展郊区、偏远地区填海等,增加公屋供应,但首要条件是交通方便,因为预计香港未来10年至20年会增加到800万人口,但今年土地供应增加不足一成。他也批评港府给年轻人提供的“上楼”机会低,新政府应该积极处理房屋问题,稳定楼价。 梁振英也在昨日表示,刚刚推出的措施仅是他上任后两个月内推出的系列措施,在有需要的时候,会因应市场情况变化,香港市民住屋条件和需要,再推出力度相适应的措施。他表示,住屋是市民最关切的民生问题,而且积存了一定时间,港府整个问责团队和公务员已经下定决心,会从短、中、长期去解决有关问题。 相关新闻 林郑月娥谈楼价: 市民利益放第一位 不担心发展商看法 南都讯 记者石秋菊 发自香港新一届香港政府班子的施政进入第三个月,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昨天在参加一个电台节目时,回顾过去两个月的施政,感叹第一个月“度日如年”,而对港府新推出的10项楼市措施,她认为是回应市民需求,不会担心发展商看法。 履新两个月,从上一届政府的发展局局长升至如今“二把手”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形容第一个月上任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但第二个月已经可以掌握得更好。她说,两个月以来与特首梁振英合作愉快,梁振英也给予她很大空间,让其可以施展工作。 她相信,本届政府属“多产政府”,未来会争取推出更多政策惠及市民,期望本届政府可做到“登高望远”,为香港长远发展筹谋。至于与立法会议员的合作关系,林郑月娥指会加强交流,并会要求同事与议员沟通时不能亲疏有别。 而对于日前宣布的10项楼市措施,上一届政府提出的“置安心”计划被推翻,转租为售,林郑月娥说,如果上届政府所有的工作都不变,未必是市民之福,她认为择善固执是需要,但也要有从善如流的勇气,有需要时就应该改动,甚至推翻原有方案。 她说,10项措施显示港府有决心解决楼价问题,并不会担心相关措施会引起地产商不满,因为政府不会把地产商对施政的看法或反应放在心里,最重要是市民对政府的期望,为市民解决问题,市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珠港澳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