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珠港澳动态 - 详细内容 关键字搜索
香港运动员参奥每人花51万 奥运2135万港币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2/8/17 | 浏览量:447

过去五年投入67亿改善体育设施,体育精英化与普及化并驾齐驱

伦敦奥运上香港获一枚铜牌,这是香港历史上的第三面奥运奖牌,这个成绩,令香港上下雀跃不已。在今届奥运,香港投入了超过2000万港币,而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对如何做到体育发展“精英化、盛事化、普及化”并驾齐驱,已经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路线。

精英化

港府为伦敦奥运花出2135万港币

这次伦敦奥运会,香港共派出42名运动员参加13个项目比赛,除了夺牌的李慧诗,香港市民耳熟能详的“五朝元老”黄金宝、打入男子乒乓球团体4强的乒乓球队等,在14日的返港欢迎仪式上,都受到了香港市民热烈的欢迎。

14日,香港民政事务署新闻发言人透露,参与这次伦敦奥运,港府透过“艺术及体育发展基金”拨出约1700万元,资助香港运动员备战2012伦敦奥运会。同时,基金又拨出约435万元予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以资助特区代表团成员和运动员参与奥运的开支。而随后的伦敦残奥会,基金也拨出315万港币及243万港币作备战及参加残奥的开支。

亦即是说,未计残奥的开支,港府为本次伦敦奥运会花出了2135万港币,平均到42名运动员身上,每人为备战及参赛花了近51万港币。

70亿助精英运动员成长

“目前香港的运动员中,大部分是全职运动员。”香港体育学院新闻发言人Nicky解释,香港弹丸之地,只有700多万人,如何培养精英运动员,根据港府现行的政策,摇篮为香港体育学院。由于精英运动员在体育事业上要取得最佳成效,必须依靠系统化的训练支持,才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表现。

其透露,在对运动员的支持中,财政资助对运动员取得佳绩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体院所有的收入中,政府拨款则是主要的来源。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表示,去年7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70亿元成立的“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已经投入运作,用以支持香港体育学院(体院)。

体院则通过四项资助计划,分别向550名精英运动员、其他体育项目的92名运动员、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及香港弱智人士提月协会的57名运动员发放了相关资助。其中,精英培训资助计划则拨出款项约3687万港币,每名成年及青少年运动员的最高资助额度分别为30万及7.8万元港币。

商界对精英运动员的支持也并不手软,本届伦敦奥运夺牌的李慧诗,人还未飞抵香港,就已获得了香港体育学院(体院)和恒生银行发放75万港元的现金奖励。恒生银行额外拨款港币100万元,奖励在奥运比赛中取得第4至8名的运动员。同时,本次出战奥运的42位运动员将每人获恒生“财神金牌”一面。这项“恒生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已发放予优秀运动员的奖金总额超过2700万港元。

普及化

90亿投入体育设施建设

“香港体育发展的策略目标,除了要鼓励精英运动员追求卓越、提升香港在国际体坛的地位,还要在社区建立热爱体育的文化。”民政事务局新闻发言人解释,香港的体育发展,除了要“精英化”、“盛事化”,还要“普及化”。

康文署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香港共有41个游泳池场馆、93个体育场馆、256个网球场、25个运动场及83个草地球场,同时提供19条单车径或设施,设立了33条步行径,而为鼓励长者常做运动,康文署在其辖下239个场地提供908个长者健身站。

过去五年,香港增建和改善的体育设施有四十多项,耗资超过九十亿元,包括18亿元的香港体育学院重建工程以及多项社区体育设施。大型体育场馆的筹划推动更成为本届港府的一个重点。探讨筹划多年的启德体育园区,是香港历来最庞大的体育建设,如今进入了建设与融资方式的研究。

公众游泳池门票只需19港币

有了方便运动的体育设施,更需要低水平的收费才能吸引市民健身。民政事务署新闻发言人表示,康文署维持各项体育设施的低收费水平,目的是确保收费厘订在公众可负担的水平,以此鼓励市民持续进行运动,有助推动“普及体育”。

以香港公众泳池为例。目前香港由香港康文署管理的公众游泳池场馆共有41个。位于尖沙咀九龙公园的公众游泳池,处于香港最为繁华的区域之一,门票却只需19元港币,儿童、学生、长者和残疾人士则只需9元,这也是港岛和九龙区的公共泳池统一价。新界区的公共泳池则在工作日为成人17港币,到节假日涨至20港币,比内地大部分游泳池都要便宜。

2009年底“跳水皇后”郭晶晶与本届奥运会跳水金牌得主吴敏霞,当年曾一起到九龙公园游泳池练习。而本周六,本届伦敦奥运金牌代表团也将在这个游泳池为香港市民做跳水表演示范。这也是香港推动体育发展“精英化”与“普及化”并驾齐驱的手段之一,用精英运动员的魅力,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运动行列当中。

2010年到2011年度内,港府在各个社区举办的各种康体活动,数达36000项,参加者预计有200万人次,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班、体育计划和比赛,供不同年龄及体能水平的市民参与。除此之外还会通过体育资助计划,资助各体育总会举办体育推广活动和比赛,该年度的活动会超过10000项,参加者预计约70多万人次。

本次伦敦奥运会花出2135万港币

70亿发展基金助精英运动员成长

90亿投入体育设施建设

奥运港牌榜

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

李丽珊

滑浪风帆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李静和高礼泽

乒乓球

男子双打银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

李慧诗

单车

铜牌

上一条:广州市长:未来地铁直达莞深 预票价14元 关闭 | 打印
下一条:中山首套房贷或享85折利率
珠港澳动态
>>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中大金融中心1号写字楼6楼 联系电话:0756-8983605 邮箱:baminnet@126.com
版权所有 2011 粤港澳福建商会 粤ICP备11043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