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客到珠海万山群岛上岛免签?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2/6/28 | 浏览量:576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今后如何踏步向前走?昨天,来自全球的17位海洋方面的专家聚集一堂展开研讨。有专家表示,广东省给万山群岛的定位是“打造粤港澳海洋旅游紧密合作区”,“其实定位还可以超越旅游,在一个更多的方面进行合作”。专家们认为,目前粤港澳在陆地上的合作已经很成熟,但在海上的合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议借助万山群岛的开发,将粤港澳合作从陆上延伸至海上。 专家们解释,目前万山群岛在海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遭遇体制约束,如港澳居民想上岛游玩,需先从澳门过关,再乘车前往香洲北堤码头(由主城区前往珠海各海岛的唯一码头)乘船上岛。“能不能直接落地签注,即在香港或澳门直接前往各海岛,在海岛上完成验证。”“或者像横琴一样,申请政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对于万山群岛开发,也有专家表示有顾虑,认为海岛的开发要考虑市场需求问题,如果游客不多、没有吸引人的特色,海岛的旅游开发反而会陷入雷同的境地。 听完专家的发言后,市长何宁卡作总结发言:“今天,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到珠海,就新形势下珠海海洋经济尤其是万山区的发展寻方问策,各位专家的精辟论述独到见解极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对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帮助很大。”接下来,珠海将从珍惜海岛资源环境、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发展海岛海洋特色经济等方面着手,努力把万山打造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示范区、全国海岛旅游休闲胜地和海洋装备产业基地。 专家支招 1 建海上合作特区 一个地方要想快速发展起来,快速运转的人流和资金流必不可少。在给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的建议中,多位专家提到要调动港澳的人财物参与到试验区的发展中来。而现有的尴尬是,港澳居民或者访澳旅客若要前往万山各海岛游玩,需先从过关至珠海,再乘车前往香洲北堤码头乘船去往各海岛。这样一来,导致很多有潜在上岛游玩的人扫兴而归。 要知道,这部分流失的潜在客户是非常巨大的。据澳门旅游局传播及对外关系厅研究计划处处长马裕玲的数据介绍,“去年访澳的旅客有2800万(人次),这些人中的1/4会到访珠三角。”专家认为,如何能吸引这些访澳旅客数的零头到访万山各海岛,万山群岛的旅游发展都不得了。 “我个人觉得要关注香港和澳门的游客市场,比如在签注问题上,放开一线,管住二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规划系主任吕斌建议:“港澳居民,或者有港澳签注的国(境)外游客(到万山群岛)可以免签,是不是可以建立粤港澳海上合作特区。”吕斌鼓励珠海向中央争取这一政策。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杨朝光也建议:“万山最大的优势就是比邻港澳和6条国际航道的区位优势,有了人流就有了资金流,有了高端的客户需求就有了项目和资金。但是,目前(万山群岛)对外是‘人不上岛、船不靠岸’,这一条政策就使万山的发展优势丧失殆尽。解决发展环境是当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首要问题。” 2 吸引港澳游艇到访万山群岛 A R C集团合伙人、世界著名滨水旅游度假项目规划设计师贝尔纳尔·斯波埃里建议万山学习其他海岛的做法,就近吸引港澳的游艇到访万山群岛,改变万山群岛岛屿在港澳富商心目中的形象。“这方面大家可以看看意大利的卡普里海岛,周边有很多大型豪华游艇的泊位,这种发展模式在香港也是非常相似的,因为香港的游艇拥有量非常多。”斯波埃里进而做出上述建议,并认为这些富商的到访会带来巨大的人流和资金流,并参与到海岛的开发建设中来。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研究和利用现有政策,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调动港澳资本参与万山开发,把万山区建设成为珠海与港澳携手发展的桥梁与纽带。”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司长吕彩霞的建议更加直接。 3 珠澳海岛游三方面合作 珠澳空间距离上的临近,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局传播及对外关系厅研究计划处处长马裕玲提到,珠澳海岛游合作可朝三个方向进行。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海岛旅游的便利模式,第一步我们可以探讨澳门居民如何在澳门口岸办理完离岸手续以后直接前往珠海的海岛进行旅游。”马裕玲认为,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模式扩大到所有的访澳旅客,“这样才可以吸引访澳国际游客进而发展珠海的海岛游。” 第二个可能是“联合推广(旅游线路和产品等)”。马裕玲表示,澳门在2003年已经与中山、江门等开始了这个方面的合作,可以提高双方的知名度,打造共同的区域旅游品牌。 “三是扩大合作范围。”马裕玲说,粤澳两地的合作可以帮助双方在政府的层面进行更好的信息交流,工作经验的交流培训和投资项目的合作,并且可以鼓励私营经营更多的参与两地合作尤其是挖掘海岛游的发展潜力。 4 开通岛上往返港澳直航 制约万山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利用优势发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孙永福认为,万山区有丰富的海岛资源、深水岸线,特别适合进行港口、码头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而之前开发受制约,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作为门户和前哨的万山岛也是近年才逐步开发;其次的局限就是交通的便利问题,“港澳到岛上开通直航后,势必对海岛开发有帮助”。其引用青岛的开发举例子,全国60%的海洋科技技术人员聚集在青岛为其开发出谋划策,而珠海若能加紧与港澳的合作,引进技术人员对海岛开发的益处显而易见。他将海岛开发的核心定位于依靠海洋科技创新,科学的规划好,从保护的角度来加强生态建设。 5 效仿夏威夷“岛岛联动”做法 安永(中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监于燕认为,尽管国家开放了岛屿开发的政策,但是企业对于参与岛屿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很多企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比如说基础设施、资源供给、紧急救援、交通便捷等等。她建议万山群岛可以效仿夏威夷群岛的“岛岛联动”的做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于燕介绍,夏威夷八个岛屿和周边小岛屿之间的联系,通过水上飞机、快艇完成,这些快捷的交通方式带动了周边岛屿的私人开发。政府再将这些海岛作为整个品牌一起进行对外宣传,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建议万山也可以考虑这一做法,例如以东澳、外伶仃为核心岛屿,带动整合周围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小岛,构建岛岛网状相连的功能区,既能保证岛屿的可持续发展,也保持后期投入的成本。” 6 选一个岛养动物变狩猎岛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周秋麟昨天在讲到海岛游发展要有自己的“岛屿名片”和特色时,突发奇想:“我们大部分的都是无人岛,降水很丰富,植被很好,不像北方的岛光秃秃的。”周秋麟说:“我就瞎想能不能把一些岛养一些野兔子、鸡、梅花鹿等等,把这个岛变成狩猎岛。”然后游客交一定的上岛费进行狩猎运动。 另类声音 海岛没特色游客不帮衬 香港大学地理系系主任、副教授王缉宪表示,通过两天的走访,其认为开发条件最成熟的是桂山岛,距离现有的国际航线很近,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厂设在此地,也促进了海岛基础设施的改善。 但是万山区发展也面临着瓶颈,目前到万山海岛来旅游的游客,95%是广东人,其中有50以上是珠海游客,而港澳游客不到5%.王缉宪表示,从旅游资源角度而言,外伶仃岛如果没有明显的特色,就吸引不来游客。 对于海岛在陆续建设的星级酒店,王缉宪对此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如果海岛没有特别之处,住得起五星级酒店的人不一定会来岛上玩。“例如舟山岛上有佛祖像,每年500万游客去岛上玩,而万山能有这么大的客流量吗?这些设施建了,有这么大的需求量吗?”这还是旅游产品本身不够吸引人。产品要预测了消费群体,然后再进行规划。 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与环境事务学院副教授、海洋与渔业科学教授大卫·富赫迪同样赞成这一观点。他直言,珠海的海岛目前竞争优势不明显,国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万山岛,甚至国内北方很多省市的居民也未听闻过。作为游客,首先带着猎奇的心里来参观,海岛没有文化、历史、民俗方面的特色,很难吸引人过来。不像马尔代夫,“一岛一特色、一岛一公司开发”,每个岛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海岛开发时机未到 法国建筑师、规划师格萨维埃·莫尼直言,万山区海岛开发的时机未到。在他看来,虽然政府部门做了很多轮的规划,但是没有考虑到海岛的特性。就好比要建一个房子,首先要有总体规划,再考虑到房子的规划、小区规划,最后才是用什么办法来建、怎么装修的问题,要考虑种种限制然后循序渐进的推进。 “尤其是东澳岛玲玎海岸项目的建设,觉得有些失去平衡。只要有经济能力就来开发海岛,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里非常注重平衡性,有混合才有平衡,如果这个岛屿的设施很豪华,只有富人享受得起,穷人却进不去,那你必定要建一块穷人能去的地方,这不符合平衡发展的概念。” 格萨维埃还介绍,在法国有海洋方面的宪法,离海岸线200米之内不能有建筑,而万山海岛离海岸线100米内就建了酒店、餐厅等设施,其反问道,一旦破坏了自然环境,怎么修补? 走访了珠海的四个海岛,挪威科技大学高级研究员、副教授及常务理事奥德蒙·敖特斯塔德表示,他对海岛的第一印象是人口稀少,他担忧旅游业发展后,居民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在他看来,岛小人口少,接受外来游客冲击时,保留传统的渔村文化是很重要的事情,海岛同时也要面对这种冲击带来的压力。
|
珠港澳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