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细内容 关键字搜索
青山焕新颜,红土绽芳华——龙岩十年发展画卷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时间:2022/10/17 | 浏览量:0

历史长河里,十年宛如一瞬,但身处其中的人们能感受到变化:在3600多次日月升落中,闽西这片红土地写满了龙岩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足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龙岩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十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十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新时代的闽西儿女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从未停下艰苦的探索,从未停下奋斗的步伐,展开了十年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龙岩发展画卷,绽放出绚烂的时代光芒。

实力绽放: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心是抓好经济工作。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深入开展项目落地战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役等活动,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一组组极具对比性的数据,一个个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一张张含金量十足的国字号名片,见证了龙岩行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铿锵脚步——

十年来,龙岩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千亿元、3千亿元两个台阶,由2012年的138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082亿元,综合经济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人均GDP突破十万元,2021年达11.29万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2位。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十年来,龙岩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呈现“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发展态势。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3亿元,比2012年增长40.1%;共有地理标志农产品23个,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87.3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4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76.53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7%。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十年来,龙岩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2年的237.3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53.8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01.5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9.46亿元。

十年来,龙岩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加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比2012年增长2.4倍,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十年来,龙岩把实体经济作为立市之本,培育发展“5+N”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有色金属、文旅康养、机械装备、建筑业等千亿级产业,紫金矿业入选世界500强,龙净环保、龙工集团、龙马环卫等一批“龙字号”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大。

十年来,龙岩重大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福建龙钢、力隆氨纶、新安阻燃剂、新能源乘用车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实施,紫金铜业铜冶炼技改、龙马高端环卫装备车辆、龙净智慧环保、常青三元前驱体、时代思康等带动性强的高端项目建成投产。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十年来,龙岩的县域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新罗区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上杭县连续六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武平县连续六年、长汀县和连城县连续四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十年来,龙岩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了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中国专用汽车名城等称号。

立足良好基础,迈向新的台阶。进入今年下半年,龙岩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全面推进110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全力攻坚160个重大项目、突出抓好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吹响了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役的冲锋号。一段时间以来,在新罗区银雁新城,在永定区文秀数字智造产业园、在上杭县蛟洋工业区、在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园……红土沸腾,处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作为全市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役的牵头实施单位,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做到锚定目标抓落实、凝聚合力强保障、细化举措勇攻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龙岩市项目开发中心主任张少华说。

活力绽放: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改革创新不停步,山门大开天地宽。

龙岩始终坚持发扬“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优良传统,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融入新征程。

十年来,龙岩顺利完成了市县机构改革工作任务,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厦龙合作区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属国企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企业总数精简一半,营业总收入实现翻两番,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十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基层医改“长汀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三农”综合保险在全国开创“龙岩模式”。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面对面办事到全程网上办、帮办代办;从“各自为政”到“联审联批”;从资源型城市到创新型城市……

十年来,龙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事项99.9%网上可办,e龙岩成为电子政务全国创新品牌,获批设立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2021年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十年来,龙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1%,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8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62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7022件,比2012年增长3.34倍。

龙岩是山区,绵绵群山曾是老区人民走出去的道道屏障。新时代有了大变化,龙岩进一步敞开山门、拥抱世界。今年4月29日上午,75030次“红古田号”中欧班列从上杭火车站开出,驶往俄罗斯莫斯科,成为闽西革命老区开行的首趟跨国货物列车。

十年来,龙岩坚持以交通通达性促进开放步伐加快,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南三龙铁路、厦蓉高速改扩建龙岩段、永杭高速等建成通车,龙龙铁路实现开工,龙岩新机场列入国家民航局“十四五”规划。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59公里,新改扩建高速公路187公里,公路、铁路密度居全省前列。

十年来,龙岩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龙台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获批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漳平台创园在全国台创园建设考评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山海协作谱写新篇章,与厦门在全省率先设立山海协作经济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地多领域合作模式正在加快形成。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龙岩号”列车同样飞速奔驰。2021年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30.7万户,5G用户达77.53万户;电信业务总量28.21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1.95亿元。得益于信息通信发展水平提高和互联网“龙岩军团”等独特资源,龙岩“借网出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淘宝全市覆盖的设区市,获批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开放的龙岩阔步前行。2021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元大关。龙岩市荣获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称号,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山区地市。上杭县获批设立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与此同时,龙岩市借助“9·8”投洽会、“6·18”海创会和“11·8”机博投洽会等平台,努力向世界讲好新时代龙岩故事。

奋进的龙岩满怀感恩。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老区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部署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赋予龙岩重大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各级各界通过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方式,给予龙岩发展大力支持。这些都让龙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魅力绽放:城市乡村美美与共

龙岩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的山水之城。当你投入闽西群山的环抱,呼吸森林里清新的空气,又或在河滨绿道悠闲散步,在城市公园取景拍照,总能体会到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有大自然的诗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生态家园、美丽龙岩,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十年来,龙岩常态化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全国全省前列,小流域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年产9万吨及以下煤矿全部淘汰退出,禁养区生猪养殖场全部关闭拆除。闽西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绿色生态成为龙岩最大的优势、品牌、名片。

十年来,龙岩持续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全市森林覆盖率连续43年保持全省首位,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为全球生态修复典型。紫金山矿区生态恢复治理、汀江-韩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5项举措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经验推广清单。

十年来,龙岩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强度指标分别下降22.9%、21.2%,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老区人民的自觉选择。

在青山绿水间作画,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加快城乡融合步伐,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十年来,永定撤县设区,“一市两区三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6%,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5.7平方公里,城市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8公里,绿地率达44%,建成龙岩大桥、龙津湖公园等一批新地标。龙岩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十年来,龙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村庄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新增国家级传统村落35个、历史文化名村7个、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上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大美龙岩,美在1.9万平方公里的秀美山水,也美在老区人民质朴厚道的人文之风。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尤为自豪的是,2017年龙岩成功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蝉联殊荣。

十年来,文明城市建设在龙岩轰轰烈烈、全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竞逐,也是一场文明引领发展的全民实践,给龙岩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可听可见可闻的感受。问市民,他们说:城市更美丽了、街道干净多了、交通更有秩序了、志愿服务多了、小区环境更整洁了、你我他的文明素质都提升了。

十年来,龙岩市委、市政府以创城为契机,以解决群众关切为落脚点和发力点,借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指标来查不足、补短板,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让广大市民在文明城市建设中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所谓: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群众呼唤,群众期盼,就是工作方向。

山清水秀天蓝彰显“生态美”,绿意自然底色厚植“城乡美”,文明城市创建丰富“人文美”——龙岩图景之美渐次铺展,绘就了一幅新时代靓丽人文山水画卷。

幸福绽放: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

……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老区苏区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顾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艰辛历程,龙岩完成了全省最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占全省近四分之一的11.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全省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9650户29425人住进了新房;完成了全省最多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8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十年来,龙岩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785元和22716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03.4%和135.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龙岩市统计局

秋日闽西,艳阳高照。如今,龙岩正接续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闽西大地徐徐展开。在曾经是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长汀县,脱贫后的庵杰乡涵前村村民吴长金说:“现在日子更有奔头了,未来生活一定会更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

十年来,龙岩城镇新增就业23.42万人,登记失业率稳定在5.5%以下,职业培训券模式在全国推广,人力资源网上超市成为全国劳务品牌。

十年来,龙岩持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79所、公办幼儿园196所,增加学位16.25万个,7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目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十年来,龙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8%和98.6%,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全部应保尽保。

十年来,龙岩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实施医疗卫生项目108个,医疗床位数由13580张增加到20474张,“三医”联动改革向纵深推进;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8岁。

十年来,龙岩扎实推进平安龙岩、法治龙岩建设,群众安全感率稳定在99%以上,被列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15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授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出台地方性法规13部、政府规章2部。

十年来,龙岩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各项工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好保护。

一个个凝聚着民生期盼的愿景化作一幕幕正在发生的幸福实景,一张张汇聚着为民情怀的“责任清单”变为一份份让人暖心的“满意答卷”,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让群众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真切感受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和温度,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开花结果。

信念绽放:老区不老风华正茂

龙岩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是当年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古田会议和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地,创造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享有红军故乡、红色摇篮、红旗不倒“三红”的美誉。

从历史走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烈士鲜血,这里的每一座山林都弥漫过战火硝烟,这里的每一条河流都陪伴过红军勇敢战斗。

走进新时代,龙岩坚持以红色铸魂、立根、赋能,赓续在闽西红土地上铸就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老区精神,大力弘扬“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光荣传统和才溪乡调查优良作风,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用红色资源滋养初心,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激励全市上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年来,龙岩续写红土地的忠诚与担当,实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龙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十年来,龙岩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广泛开展新思想“大学习、大普及、大践行”活动,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夯实行动之源。

十年来,龙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纵深,风清气正心齐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抓早抓小、标本兼治,坚决纠“四风”树新风,作风建设“闽西实践”深入推进。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推动市县巡察高质量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对村巡察全覆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打造古田廉政教育中心特色品牌,党风政风更加清朗。

十年来,龙岩扎实开展“红领行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强化一线考核,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得到提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集团。打造以古田会议旧址群为核心的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形成“民情工作机制”“四点工作法”“党员e家”等党建工作品牌。

十年来,龙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铸牢守稳意识形态阵地,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充盈。持续打造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中央红色交通线等红色品牌,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岩段)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了纪念古田会议90周年等系列活动,《古田军号》《毛泽东在才溪》及“红色三绝”等红色题材精品力作在全国热播,闽西红色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十年来,龙岩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权,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弘扬双拥传统,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连续四届“满堂红”。

光阴不负勤奋,奋斗成就梦想。当前,龙岩全市上下正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红色基因为精神内核,更加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倍加珍惜机遇,牢牢抓住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全力以赴推进闽西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老区不老,希望无限。闽西的群山巍峨,还将见证这片土地不断迎来美好变化;闽西的长河奔流,必将激荡起一次又一次时代奋进的澎湃鼓音。



上一条:车辆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延续实施 关闭 | 打印
下一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政策法规
>>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中大金融中心1号写字楼6楼 联系电话:0756-8983605 邮箱:baminnet@126.com
版权所有 2011 粤港澳福建商会 粤ICP备11043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