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改新举措!医联体建设效果有第三方评估,互联网诊疗医保支付将出台 来源:粤港澳福建商会 | 发布时间:2019/7/31 | 浏览量:0 广东医改的下一步重点是什么?这一问题牵动着不少人的心。7月30日,《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正式公布,提出42项重点工作任务,为2019年广东卫生健康工作拟定框架,指明方向。 “强基层”“建高地”“公立医院改革”……今年的医改不仅关注传统议题,而且提出年底前制定《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的方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同时,就医联体建设、互联网+健康服务医保支付、药品规范使用等民生话题作出明确规定,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联体:启动第三方评估建设效果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为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破解无序就医乱象,区域医疗联合体应运而生。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部分医联体“叫好不叫座”,存在“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的问题,甚至成为了大医院“吸病人”的“流量入口”。 《任务》指出,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规划,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年底前,每个地级市至少建成1个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不少于7个试点城市全面启动城市医疗集团的网格化布局与管理。 同时,健全医联体建设的财政、医保、人事、薪酬等保障机制,开展医联体建设第三方评估,真正打通大医院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间的“任督二脉”。 互联网医疗: 制定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政策方案 今年4月,广东首批22家互联网医院上线; 6月公布140家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试点医疗机构名单……在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上,《任务》指出,未来将在珠三角地区9个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推动条件成熟的地区向居民个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完成省远程医疗平台二期工程建设,2019年底前联通1145个乡镇卫生院和2277个省定贫困村,为“健康扶贫”插上信息化翅膀。 如何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任务》指出,未来在至少50%的二级以上医院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医保支付一直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全国性难题。未来,广东将制定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的政策文件,为老百姓网上求医问药提供便利。 公立医院改革,叫停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是热点话题。今年2月,广东叫停“药房托管”,指出坚持公立医院药房的公益性,公立医院不得承包、出租药房,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任务》对药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按照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要求,规范药品使用。 强基层:年底前47家卫生院升级后将陆续投入使用 广东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在基层。2017年,广东大手笔三年投入500亿,软硬件同步推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任务》指出,广东今年要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年底前,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要尽快形成服务能力,190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力争完成主体结构,部分升级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省财政扶持的10000家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 基层要强,关键是人才要强。《任务》指出,组织基层人才专项公开招聘,加快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县招县管镇用”工作,完成基层卫生首席专家选聘任务。同时,加大全科、产科、儿科、麻醉科医生培训培养力度。以地市三级医院为主,省级统筹为辅,对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 建高地:30家高水平医院重点提升区域医疗辐射能力 建高地,登高峰。去年6月6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正式启动,首批推出9家重点建设医院。今年1月2日,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出炉,共推出13家医院。7月17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三批重点建设医院名单。至此,广东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全部确定。 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方向是什么?《任务》指出,发挥高水平医院对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辐射作用,率先探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来源:腾讯网
|
政策法规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