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自贸区代表齐聚横琴 共探自贸区发展模式 来源:珠海特区报 | 发布时间:2017/6/20 | 浏览量:50 昨日,2017世界自贸区(横琴)论坛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超过20位专家、国内外自贸区代表、多家跨境投资机构及跨国公司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自贸区发展”这一主题,对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的政策研究、国际贸易、经济规划、国际物流、金融资本等展开讨论与交流。 会上,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等专家,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于中国自贸区这三年来建设发展的研究体会,以及中外自贸区的差异比较。 来自荷兰、泰国、哥斯达黎加的自贸区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其自贸区的经验。跨国公司则在现场分享了有关自贸区的新报关模式、港口航运等“干货”。 毛艳华认为,自贸试验区所创造的环境更多的是软环境,也就是制度环境,即企业是否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否获得了便利的贸易通关环境,是否走近了创新创业的局面。不同的自贸试验区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总体来看,上海、广东、天津有全方位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对接国家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如广东自贸区较为强调深化粤港澳合作,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建设等。新的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则偏重于在体制机制创新的背景下,强调功能特色定位,适合区域地方,体现地方特色。 毛艳华说,以目前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来看,90%的国民经济行业都实现了对外资准入前的国民待遇,90%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备案方式设立,全过程办事手续压缩40%以上,贸易便利化改革使得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研究评估显示,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跨境金融三个指数分别增加了27.5%、41%和62.2%。 “横琴是特区中的特区,它是国内提出来‘境内关外’的一个区域,在新一轮自贸试验区开放和改革创新中,能不能把横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促进粤港澳三地要素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变迁流动先行先试的一个地区?我觉得这是横琴可以去探索的”,毛艳华建议道。 本届论坛由世界自由贸易区协会、再生时代集团主办。
|
谈商论道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