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政府印发的《珠海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获悉,为整合、提升、完善整体自行车交通系统,珠海将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计划至2020年在全市建成15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实现市、区、镇通用、通借、通还。
年底前 高新区建成48个租赁点
《方案》明确,按照“总体谋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珠海将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主城区先行实施,其他片区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步实施。
近期建设计划(2016年)香洲区要继续完善主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系统,建成86个站点,并加快建设唐家停保基地,主城区一期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应在10月前进行全面维修翻新,确保设施运转良好;保税区则要建成7个服务站点,投放250辆自行车,该项工作已于5月份完成;高新区需建设48个服务点,投放1200辆自行车,于2016年底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至2020年 全市建成1500个租赁点
湾仔、南湾片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较少,《方案》对此有无规划?
《方案》内中期建设计划(2017-2018年)指出,主城区湾仔、南湾片区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及时做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配套建设工作,完善香洲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2018年前,斗门区中心区域应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50-100个,投入2000-4000辆自行车;金湾区中心区域应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50-80个,投入2400-3500辆自行车;高栏港经济区中心区域应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50-80个,投入2500-4000辆公共自行车。斗门区和金湾区应各建设一处公共自行车停保基地,用作公共自行车维护管养。
远期建设计划(2019年至2020年)明确,至2020年,全市要建成15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配备3万辆公共自行车,建设覆盖范围广泛、遍布城市各个区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形成规模化、网络化运营。
今年内 开发微信和移动支付等功能
公共自行车网络不断完善,管理如何升级?《方案》指出,将制定珠海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建设标准和运营管理模式,做到市、区、镇通用、通借、通还。同时,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以“互联网+”的概念服务市民,开发利用手机APP、微信平台、移动支付等现代化手段,为市民提供开通销户手续、租还车、查询、支付等服务,这项工作将于2016年底前完成。
此外,珠海还将制定并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考评办法,于2017年研究出台《珠海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管理办法》。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