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谈商论道 - 详细内容 关键字搜索
创新珠海迸发“镇能量” 白蕉莲洲进入农业专业镇创新十强
来源:粤港澳福建商会 | 发布时间:2016/6/22 | 浏览量:224

近日,广东省社科院、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发布的《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以水产养殖为特色产业的珠海白蕉镇和莲州镇携手跻身全省农业专业镇创新十强,展现出新亮点。

在另外的工业镇和服务业镇两大榜单中,珠海遗憾无缘前十强。工业镇方面,井岸镇、三灶镇和南屏镇分居全省第三十名、第四十名、第六十三名。

专业镇是广东省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总体而言,与东莞、佛山和中山等城市相比,珠海的专业镇表现出数量不多、科技研发能力不够强、集聚优 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创新优势等不足,尤其在工业和服务业等关键业态发展上短板相对明显。

专业镇的实力现状,可谓珠海镇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珠海镇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展望未来,占珠海总面积半壁江山的镇域经济,如何激发“小宇宙”,真正成为创新 驱动的细胞载体,加速珠海创新发展?

1.工业镇百强珠海占三席

去年,珠海光宇电池自主研发出第二代高能量密度、耐低温型的无人机专用电池,一举成为全球无人机巨头大疆科技的最佳电池供应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前五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在此番报告中,拥有伟创力、光宇等企业的电子信息专业镇井岸排名全省工业镇第三十位;生物医药专业镇三灶、打印耗材专业镇南屏则分别位居第四十位、第六十三位。

记者了解到,围绕伟创力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井岸形成了产业链条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15年,井岸镇多家企业产值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如金顺电子增长47.14%,运泰利自动化设备公司增长93.86%,而鹏辉电池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77.49%。

这在具体指标得分上也有所呈现。创新指数显示,井岸各项得分为:创新基础(106.2)、科技研发能力(134.9)、产业化能力(72.2)、专业化能力(146.4)。引人关注的是,井岸镇的专业化能力居全省第3,仅次于总指数得分第1和第7的顺德北滘、容桂两镇。此外,井岸镇的科研能力位列全省第14位。

“井岸镇在这两个指标上表现强势,与电子信息的产业差别有关。”省社科院“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课题组组长谷雨分析,与东莞的工业强镇类似,井岸瞄准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速率和技术变革迅速,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产业升级方向的研发投入,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此外,受惠于电子信息的产业规模和高度聚集,井岸镇的专业化能力随之提升。

然而,井岸镇仍以技术应用型企业为主,产业未能实现向微笑两端,特别是研发设计端延伸;短板在于创新基础薄弱,产业化能力较低。“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和产值的能力不足,这些都是井岸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谷雨认为。

三灶镇的创新基础和产业化能力都不错,但与省内的健康医药强镇——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比,三灶在总指数得分和具体指标上仍存在较大距离。

“原因在于三灶的医药企业生产的药物以化学药为主,企业对科技研发的积极性不足。”谷雨认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度不高,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重叠,也是导致三灶创新指数表现乏力的原因。

赛纳所在的珠海南屏镇,是我省唯一一个以打印耗材为特色产业的专业镇,如今已经形成了多家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耗材产业集群。“与省内其他工业专业强镇相比,南屏镇的产业产值和产业集群规模明显处于下风,这是南屏排位靠后主因。”谷雨分析,与南屏相似的还有以游艇为特色产业的平沙镇,受制于游艇产业的规模和创新驱动力,其未能进入百强专业镇榜单。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珠海目前仅有的6个省级专业镇中,缺失了旅游、物流等服务业专业镇,因而无缘该类别的全省十强榜单。“珠海城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经济处于全省第一梯队。但相对于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在一个空间区域上产生集聚的难度更大,珠海的镇区还需要继续发力。”谷雨解释。

2.对标标兵 差距在哪

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399个专业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约2.77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38.0%。未来创新不仅仅存在于中心城市,更存在于经济总量占比超过广东全省三分之一的产业集群——“专业镇”中。

与佛山、东莞和中山等城市相比,珠海总体表现出专业镇数量不多、科技研发能力不强、集聚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创新优势等发展短板,尤其在工业镇和服务业镇方面差距明显。

以工业镇百强榜单为例,佛山有24个镇区入围,东莞23个入围镇区紧随其后,而与珠海相邻的中山则占据了15个席位,这三个城市的专业镇总体排名也比较靠前。

专业镇整体实力不强,是珠海镇域经济发展薄弱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珠海共有15个建制镇和9个街道。近年来,珠海镇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在产业集聚、园区建设、企业创新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产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杨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镇域面积(不包括街道)占到珠海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在西部占据主导地位。珠海镇区人口、财政收入及比重较之十年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比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镇一级的经济社会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创新驱动等,成为当前镇域发展的主要课题。

“尽管珠海的镇域面积广阔,但从专业镇的数量和创新指数来看,珠海的镇域经济仍处于省内的第二梯队。”谷雨坦言,珠海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型企业聚集在城市核心区。而金湾、斗门和高栏等镇域面积广阔的片区,由于目前产业链配套和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难以吸引优质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

有熟悉珠海经济的分析人士指出,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布局安排和明确的引导,也造成珠海镇域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导致镇域发展的后劲不足。

对比省内标兵,珠海镇域经济仍有不小差距。

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千亿家电制造大镇——佛山北滘,以667.3的总指数得分成为广东最具创新实力的工业专业镇。“美的就像一根杠杆,撬动了整个北滘镇家电配套产业的发展。”杨勇解释,以美的集团为龙头的北滘家电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条系统完善产业链,从家电制造到家电材料制造,延伸至家电配件制造和机械设备制造产业。

如今,北滘镇已经聚集了上千家家电及配套企业,而整个顺德围绕美的的产业配套企业则超过2000家。“北滘不仅实现了家电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更占领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从而具备了产业创新的竞争力。”杨勇认为,北滘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值得珠海借鉴。

同样孕育出千亿级龙头企业——格力电器的珠海前山,也聚集了一批电器配套产业,产业链甚至还延伸至南屏。但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北滘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956亿元,而当年前山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为578.72亿元。

原因何在?在谷雨看来,格力电器同样占领了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但受限于前山的土地空间容量,难以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仍未完全具备。此外,这与前山的地租相对昂贵、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未完全发挥也有所关联。他坦言,前山位于珠海主城区,地租高于佛山、东莞、中山等城市的镇区,也限制了配套企业的集聚。

■建言

“四链融合”谋求崛起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镇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空间组织,镇区集成了创新要素集聚、科技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产业化等一系列复杂活动,是城市创新活力的开放单元。”杨勇曾为我省多个专业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他认为,未来,如果珠海能够率先激活镇域经济的创新活力,将催化城市创新实力的跃升。

谷雨也持类似观点:镇域不仅在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还是城市内部的微观细胞,是创新要素和产业有机构成的经济综合体。

那么,珠海如何进一步激活镇能量?

有专家分析,过去30多年,在其他地区镇域经济走上投资驱动、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发展道路时,珠海保留了绿色的环境,为未来发展高端前沿产业留下了广大空间。因此,珠海的要素资源禀赋比先发地区更有优势,镇域经济应当以此为基础实现赶超。

“实现镇域经济的赶超,珠海必须善用比较优势,利用珠海的创新基础、人才储备、城市品牌认知、城市空间等优势,走出一条创新型的镇域经济发展道路。”谷雨建议。

镇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并非一日之功。专家认为,珠海可以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细化、强化对全市镇域经济的统筹谋划,突出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绿色化,积极引导人口和产业的集约集聚发展,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在杨勇看来,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领头羊。他建议,珠海镇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一镇一策”的形式,通过引入高端龙头企业,推动企业集聚布局产业链,最终形成统一发展的产业体系,走出各自镇区的特色发展道路。

谷雨则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观察珠海镇域经济的发展。“对比珠三角其他城市,珠海北部和西部金湾、斗门、高栏仍有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珠海可以将城市核心区的先进制造产业逐步转移到西部,同时推动主城区与西部的产业换代。”他认为。

此外,珠海可以抓住深中通道带来的战略机遇,承接深圳高端的产业资源溢出,在北部的唐家湾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并辐射带动西部镇域经济升级换代。

如何强化协同创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有机融合,也是镇域经济崛起的关键。

杨勇举例说,前山可以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理顺产业链发展中薄弱、缺失和必须延伸的部分,制定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按照产业链布局,部署与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具体融合措施。”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最后到产品营销实现产值,这一系列创新过程必须以企业家为支撑。”他同时呼吁,强化协同创新,实现四链融合,不仅要重视科研、发明专利和资金支撑,更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的统领创新作用。

谷雨指出,新型研发机构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结合点,孵化器是创新链和金融链的结合点。“珠海可以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为核心,涵盖科技中介、科技评估机构、科技金融机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信息情报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围绕这个系统,进行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配套,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镇域经济协同创新实力。”

■焦点

白蕉莲洲创新基础 均进入全省前五名

科技研发、专业化能力较好,产业化能力有待提升

根据《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报告,以水产养殖为特色产业的珠海白蕉镇和莲洲镇分别以421.0和416.3的总指数得分,跻身全省农业专业镇创新十强。

此次发布的报告主要考察经济体量较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相对重要职能的、在区域创新格局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专业镇,在全省399个省级专业镇中遴选出了100个工业镇(区)、50个农业镇(区)和10个服务业镇(区),覆盖了除深圳外的20个地市。

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总指数由4个二级指标综合得出,分别是创新基础、科技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在纳入评价的全省50个农业专业镇中,白蕉镇和莲洲镇的总指数得分为421.0和416.3,分列第六及第七名。

两镇凭何脱颖而出?报告认为,白蕉镇和莲洲镇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基础,分别为142.4和141.5,单项指标分列第四、第五位。创新基础是测度镇区集聚创新的综合经济条件和创新人才基础的重要指标。

省社科院“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课题组组长谷雨分析,两镇的创新基础优势,一方面来源于当地较强的总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区位条件相对接近珠三角城市群,容易吸引城市优秀的人才集聚。

两镇的科技研发能力也表现不俗,其中白蕉得分为110.9、莲洲得分为128.8。报告分析认为,相比于其他以稻米种植、中药材、茶叶、经济林木和蔬菜瓜果种植为特色产业的农业镇,水产行业的技术变化速率更快,对创新和产业化的需求更强,推动了白蕉、莲洲等水产农业镇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

“尽管两镇科技研发能力较强,但技术产业化能力和产业高级化水平较省内的农业强镇存在较大距离。”报告指出,目前白蕉、莲洲等专业镇仍处于产业集聚的发展阶段。未来,两镇要在保持专业化能力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强化集群的产业化能力,实现由产业集聚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

■声音

镇域经济实力提升

未来,如果珠海能够率先激活镇域经济的创新活力,将催化城市创新实力的跃升。

——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产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杨勇

珠海可以抓住深中通道带来的战略机遇,承接深圳高端的产业资源溢出,在北部的唐家湾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并辐射带动西部镇域经济升级换代。

——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专业镇创新指数”课题组组长谷雨

目前支撑镇域经济发展的园区多是从区级层面着手规划,镇街所承担的职能与所拥有的权限不匹配,造成经济发达镇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的处境,这也影响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而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形成了阻力,需要从体制机制上予以破解。

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条:又一项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明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关闭 | 打印
下一条:7月1日起,珠海又有口岸可以直通香港啦!
谈商论道
>>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中大金融中心1号写字楼6楼 联系电话:0756-8983605 邮箱:baminnet@126.com
版权所有 2011 粤港澳福建商会 粤ICP备11043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