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谈商论道 - 详细内容 关键字搜索
横琴自贸片区满周岁 14个重点项目昨签约落户
来源:粤港澳福建商会 | 发布时间:2016/4/28 | 浏览量:307

2015年4月23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挂牌成立。同一个地点、同一份使命、同一个梦想,斗转星移,不经意间,横琴自贸片区已走过一载光阴。


回首这一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在横琴自贸片区各个工作方面。在这一年时间里,横琴自贸片区认真落实《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同港澳深度融合,推动更大程度开放,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产业,呈现一系列新变化,取得一批新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

横琴自贸片区过去一年的发展表现展示出美好的前景,给外界以巨大的信心。昨日横琴自贸片区举行挂牌一周年活动现场,又有14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并有1个项目动工,成为横琴在新历程上的开门红。


创新发展 形成具有横琴特色的发展新样本


“横琴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非常有代表性。”六天前,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面对境内外数十家媒体,作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方评估报告负责人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对横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赞誉有加。


在白重恩看来,横琴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即便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相比,也堪称“做得非常好”。而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也自信地表示,横琴有信心与同样在大力探索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一道,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做出各自贡献。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横琴创新精神集中迸发体现的领域。事实上,横琴自贸片区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指标,以企业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制定了2015年、2016年横琴片区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等10个方面,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


清华大学评估报告对横琴自贸区改革创新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以世界银行“开办企业”指标衡量,横琴自贸片区的营商环境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横琴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实际落地152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入选2015年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6个创新案例入选广东省自贸试验区2015年的首批(17项)创新案例,17项改革创新措施被吸纳成为广东省首批(27项)可复制推广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6项改革创新制度面向珠海全市复制推广。


协调发展 打造独具影响的区域协同发展新范本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横琴自贸片区以配合澳门建设“一中心一平台”为重心,推动横琴与港澳、珠海和珠三角西岸地区规划相互衔接、基建设施统筹协调,金融创新辐射带动,促进区域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四大产业初具雏形。

横琴自贸片区在外界看来最直观的变化,是各种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协调。目前,横琴“四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成型,80余公里的市政道路、20多公里海堤、2.9公里隧道投入使用;联通横琴与市区的第二条交通要道横琴二桥已于2015年底完工通车;马骝洲交通隧道(第三通道)新建工程盾构工程已按工期下井施工。横琴口岸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建设,一线过渡期口岸主体工程已顺利建成;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等重大跨境基建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在看不见的地下和虚拟空间,长达33.4公里全国最长的“综合管廊”投入使用,万兆到企业、千兆到桌面的高速信息网正在搭建中。


基础设施的完善的同时,横琴金融服务业、旅游休闲健康产业、科技产业、总部经济等“高大上”的产业群初具雏形。目前,横琴金融企业已达2557家,注册资本2587亿元。区内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1.9万亿元,横琴“财富岛”已具雏形,正式成为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地区。长隆海洋王国主题公园建成,投资500亿元的长隆第二主题公园工程正加速推进;香港嘉华集团将在横琴兴建世界级的体育休闲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国家食品安全创新中心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联盟成立;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正在进行前期规划。

开放发展


深化对澳合作 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成为自贸片区后,横琴区位优势进一步发挥,对港澳合作全面深化。在横琴累计登记、注册港澳企业数已超过1300家,与澳门联系更加紧密命,中拉国家经贸合作平台建设也在扎实推进中,开创了对外合作开放新格局。


前文提到的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通关模式不断创新,让琴澳来往日益方便。如“一机一台,联合查验,分别处置”通关模式,直接提升通关效率30% 。实施经澳中转ECFA货物免予提交《澳门海关确认书》、供澳建材“一次申报、分批出境”、澳门小商品关检快速通关等措施,让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进入自贸时代,横琴与澳门的沟通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包括与澳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工商界社团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与澳门特区政府建立推动横琴自贸建设珠澳合作机制;与香港贸发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麦肯锡、香港总商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等。


促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是对澳合作的重要内容。横琴自贸片区从政策扶持和产业联动等方面,全面践行这一使命。横琴出台的扶持政策有《横琴新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十一条措施》、《横琴新区关于加快推进澳门投资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等。产业联动则以粤澳合作产业园为主,19个项目已签订用地协议,12个项目开工建设。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已有32家企业进驻商业孵化中心。


还有星光熠熠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已吸引124个项目团队入驻,其中澳门企业达到93家,取得天使投资近1亿元。借对澳合作的契机,中拉经贸合作平台扎实起步。


绿色发展 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示范区


横琴本由大小二岛组成,因其地形与山势颇像是古琴横在南海之滨而得名。千百年来,珠江碧水南海清波将这个总面积106平方公里的小岛滋润成一颗绿意盎然的秀丽明珠。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横琴最引以为豪的先天禀赋。

在自贸片区挂牌之前,横琴就坚持对生态进行保护和修复,先后编制了《横琴新区生态岛建设总体规划》、《横琴新区低碳发展规划》、《横琴新区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及包含了9个子专题《横琴新区生态岛建设总体规划》。


自贸时代,横琴继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发展路线,擦亮生态自贸区名片。横琴城市建设确立了“山脉田园、水脉都市”的理念,建筑以“蓝、白、绿”为基调,城市按照建筑风格布局为“壮丽三公里”和 “炫彩五公里”。


在城市尺度上,横琴构建“山、水、林、湖、湿地”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构建城市海绵体。眼下横琴正推进以励骏友谊广场为代表的绿色屋顶工程示范项目建设和以横琴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示范项目建设。


据了解,以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横琴出台了49项专项规划,引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横琴规划编制多规融合、一张图,全覆盖、全落地;运用独特的规划理念,三分之二以上土地限制开发,提升横琴绿色“颜值”。


还有一些指标,可以看出横琴坚持绿色发展的态度。横琴明确所有新建、扩建建筑必须100%最低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横琴正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除此之外,横琴还制定了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量全国“双最低”目标。


共享发展 让横琴的百姓更有“获得感”


长期以来,教育界都是采取把民办学校托管给公立学校的方法,依托公办名校的品牌、资源、影响来创建衍生附属的民办学校。2015年9月,横琴反其道而行之,打破传统办学模式,将横琴中心幼儿园、横琴小学、横琴一中等三所公立学校一起委托给本地一家优质民办教育机构管理。这个举措,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有家长为了孩子入读横琴的学校,而特意应聘到横琴上班。


这是横琴自贸片区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的一个缩影。横琴在民生事业上的投入不手软。比如横琴小学、幼儿园的投资额达1.57亿元,比如年投入超2000万元携手市人民医院设立横琴综合门诊部。而原住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并享受额外养老补助金,可谓老有所养。


横琴居民享受到的发展福利还有很多。横琴居民村集体(含股份合作公司)年收入增长12.7倍;投入6亿元建设的具有1077套住房的横琴新家园,大大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投入10亿元开展村居建设,全面升级全岛9个自然村的各项基础设施,打造特色的海岛风情小镇。


借助横琴自贸片区建设良机,越来越多的横琴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据统计,横琴登记失业率持续低于1.7%。与此同时,横琴还投入2.15亿元重奖特殊人才,吸引高端人才汇聚横琴,加速自贸片区发展。


此外,过去一年,在横琴成功举办的国际马戏节、WTA超级精英赛、ATP国际男子网球挑战赛等“高大上”文体活动,让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大为丰富。


来源:腾讯网



上一条:福建自贸试验区3.54万户企业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关闭 | 打印
下一条:1号线轨道试验段完成铺设 全线轨道预计明年3月底完成
谈商论道
>>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中大金融中心1号写字楼6楼 联系电话:0756-8983605 邮箱:baminnet@126.com
版权所有 2011 粤港澳福建商会 粤ICP备11043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