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税额低于50元免征 电商选品将转向高价 进口奶粉或大涨价
近年来一直享受中国政策红利的跨境电商风云突变,市场传闻已久的跨境电商税制改革正式落地。中国财政部关税司24日发布消息,中国将自4月8日起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并调整行邮税政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有业内人士称,税改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增值税增加幅度接近12%。此番调整意味着“海淘”低门槛政策洼地或将终结。
新政出台
小额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免税
杜绝部分电商恶意“拆单”避税
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4日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宣布中国将自4月8日起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并调整行邮税政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深圳《证券时报》报道,这表明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以行邮税计税的时代正式结束。此前,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在试点城市实行行邮税计税。跨境电商行邮税和一般贸易进口在税收上最大的区别是,一般贸易进口要交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其中进口环节增值税是17%,而关税根据关税税则,不同商品适用不同税率。行邮税把这两个税打包在一起,根据商品品类,有10%、20%、30%、50%四档税率,综合起来较一般贸易进口税率要低,且税额未达50元(人民币,下同)时,海关免征相关税费。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再按行邮税计税,意味着这些进口商品无法再享受到50元以下税额免征便利。有业内人士表示,税改后商品将有5%到15%的价格增长,因为现有电商纯利润几无超过10%,但是增值税增加幅度接近12%。
此次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的另一个变化是:个人单笔交易限额由此前的1000元提升至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额保持2万元不变。限额内交易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减免30%征收,超出限额的部分,按一般贸易方式征税。
新政的推出,意味着部分电商通过“恶意”拆单的小聪明来避税的做法,将失去政策依据。同时,它将有效地引导消费升级。2000元的额度,可以增加客户的客单价,降低商家的履约成本。相关人士表示,跨境电商税改政策实施之后,高价商品的占比应该会相应增加,而之前,消费者通常都选择低均价的商品。
有关专家指出,海淘、代购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中存在的税负不公问题,对中国国内实体经济带来一定影响,此番调整意味着“海淘”低门槛政策洼地或将终结。
此外,备受关注的海淘“正面清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将由财政部另行公布。
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生活、母婴用品或大幅涨价
商品通关时间将缩短:由动辄一两个月缩短至一两周
新税制出台后,一些热衷海淘的“剁手党”不能再随心所欲地“买买买”了。
北京《证券日报》报道,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中国海淘数量也不断增长。与一般贸易进口需征收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后续国内批发零售环节税费相比,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税负水平明显较低,这也是海淘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方式具有商品质优价廉优势的重要原因。
而征税方案实施后,部分海淘商品的税率将明显增加,这意味着以往海淘网站上物美价廉的进口洗发水、奶粉等商品价格会大幅提高。以母婴产品为例,纳税额将增加11.9%。
分析认为,洗发水、零食、化妆品等以前可以打擦边球免税的小件商品都要征税,受影响最大的将是海淘生活用品、食品、母婴等商品的电商。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新政策执行后,对原来处于免征税额内的单价500元以下的商品影响最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
但张斌介绍,新政策实施后,并非所有商品的税负都是上升的。比如,购买香水之类的高档化妆品,如果一次购买按1000元计算,政策调整前行邮税税率为50%;政策调整后的最终税率则为32.9%,税负比之前还有所减少。
另据新华社报道,改革后,消费者“海购”商品通关将会更便捷,消费者跨境网购收到商品的时间将由目前动辄1到2个月缩短至1到2个星期;同时,由于纳入政策商品有完整的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可查,可准确追溯商品来源和责任,也便于消费者退换货,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跨境电商有何影响?
电商选品将从低价转向高价
电商表示乐观:中国消费升级大趋势未变
跨境电商近两年除了是进口产品的代名词,也成为了奶粉、尿不湿、低价位日韩化妆品的代名词,几乎所有的大平台都在通过这些产品来吸引流量。但随着新政出台,这些商品将最先遭到冲击。
新华社报道,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介绍,“这次调整,对跨境电商平台经营商品的品类丰富度拉开是利好”。
原来一些电商更集中做价值较低的商品,这些商品在这次调整中税负上升较多,今后可能会选择更多档次的商品经营。此次税改政策出台或将引起新一轮跨境领域的消费升级。
深圳《证券时报》报道,新政实施前夕,友阿股份O2O事业部总经理许勇波表示,公司已对此做了调整,包括减缓保税仓自主采购脚步,更多凭借供应链的合作来弥补,“因为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大量采购,面临的风险更大。”但同时许勇波对此表示乐观,他称跨境电商“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消费升级还是大命题,大趋势仍未改变。
苏宁云商董秘办马小姐表示,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商品特性,在物流和运营上做出对应的调整,以应对新税制带来的影响。同时,苏宁国际会和生产商及品牌方一起,针对这一政策规划出科学的调整方案。跨境通则表示,公司跨境业务主要以出口为主,此次税制改革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
小玩家遭冲击 跨境电商掀整合潮
随着跨境电商新政的出台,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新税制下,跨境电商平台将进入规范化、机制化、规模化的高速发展轨道,但部分电商平台模式将失去政策红利,行业整合可能会提前到来。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贸易发展迅猛,交易规模快速攀升。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额605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相当于同期一般贸易货物进出口增速的8倍多,比同期跨境电商出口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为1290亿元,同比增长60%。
《北京商报》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权威人士表示,新税制时代到来,过度依赖保税备货模式的跨境电商在短期内受到的影响明显。低客单价爆款规模化运作的模式会在短期面临价格上涨压力,而其用户群又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群。“那些只采用保税备货模式进口的跨境电商玩家,尤其是小玩家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转型一般贸易进口或阳光直邮模式或许是该类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保税区的优势变得不再明显,阳光直邮的比例将增加,海外仓的布局也变得更加重要。在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看来,新税制对直邮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直邮的碎片化组织模式难度巨大,无论税制如何调整,直邮物流和供应链组织上的全链条整合能力短期很难打造。未来对各大电商平台而言如何在供应链的组织上平衡各种备货模式将是一大考验,这可能将促进行业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诞生。
■解读
个人及未入公共平台电商,将被“网开一面”
新政适用于哪些进口方式?按《通知》所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适用于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范围内的以下商品:(一)所有通过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能够实现交易、支付、物流电子信息“三单”比对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二)未通过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但快递、邮政企业能够统一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进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
《通知》明确,不属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个人物品以及无法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现行规定执行。换句话说,电商企业未接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交易及快递企业不能提供三单信息的交易,都可以行邮税方式计征。
一名资深跨境电商研究人士举例,目前亚马逊接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是美国亚马逊,消费者在美亚上交易的商品,就应该按照新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执行,但在德国亚马逊、日本亚马逊上交易的商品仍可按行邮税计征。
“简单理解,就是没有接入公共平台的直邮,以及个人海淘,都被网开一面了。”一名跨境电商人士说。
“以后正规渠道进来的跨境电商商品更有保障,通关速度更快,而未接入公共平台的、海淘渠道进来的,可能价格上会有点优势。”前述跨境电商研究人士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