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连接珠海市区和中山之间的造贝断头路,只有70米长的珠海段在动工一周左右后又停工了。昨天,南都记者从各方获悉,造贝断头路的停工是因为涉及特区边防二线管理的问题,相关部门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协调解决,珠、中双方原于10月份打通该断头路的计划或将落空,通车日期重新变得不确定。
现状:珠中两地去年3月签协议至今难推进
昨天,记者在该断头路看到,中山段已经铺了一条宽大的泥路地基,从潭隆南路一直延伸到与珠海的交界处,长800米左右。珠海这边仅70米长的路段,几天前清理垃圾的挖土机已经撤离,路口重新堆上了几大堆建筑垃圾,两边的工地基本上都处于停工状态。堆满垃圾的泥路汽车无法通行,但仍有一些行人和摩托车为抄近路,经这条泥路往来两市之间。
今年6月份,造贝断头路中山段动工,先期是铺设路基和排水管道,随后,珠海段也动工,开始清理堆放在路口的垃圾。珠、中双方的施工单位均表示,按计划工期可在今年10月份完工。就在两地居民期盼第一条断头路的打通时,珠海段动工一周左右,施工又停了下来,据相关人士透露,停工是因为特区边防的原因。后来,南都记者从珠海段的施工单位证实,该断头路停工,确实是因为施工涉及到边防方面的问题,“目前市政府方面正在进行沟通,估计将可以解决问题,重新开始施工”。
珠海造贝与中山坦洲之间的这条断头路,官方称为潭隆南路与造贝工人新村路衔接工程。去年3月,珠海与中山签署了《中山市、珠海市跨界道路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将该断头路作为近期要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却迟迟未能动工。今年6月,这一断头路终于动工,往来两地的“城市候鸟”期盼,连接珠海市区和中山坦洲能打通首条断头路,不料却很快又被停工。
回应:边防称破坏二线关危害珠海群众安全
昨天,珠海市边防支队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造贝断头路的施工会破坏珠海经济特区管理线(即边防“二线”),开工之前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珠海的施工单位却在没有申报和经主管部门同意情况下就开始施工。该负责人说,至于具体的原因,该支队已在2010年开过新闻发布会进行解释。
据了解,在2010年10月底,有人反映造贝小路被堵的情况,为此珠海市边防支队专门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称目前通行车辆的“造贝小路”,其实是珠海特区二线巡逻路,本不应通车,今有不法分子私拆标识和路障强行使普通公路与巡逻路相连,严重危害了珠海人民群众安全,边防支队将根据上级指示对该路段实施封闭,禁止车辆通行。不过,后来在两地居民的强烈出行需求之下,该路并没有真正封闭。
当时,边防支队的官员表示,特区二线及边境管理线的设立属中央事权,虽然国务院批准了珠中江一体化的长远规划,但并未对原有的二线边境管理区域作出任何变更,公安边防行政管理部门将继续执行由国务院所颁布的尚在有效期内的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规定显示,有关边防政策、规章的制定和边防重大问题的处理,应报告国务院决定。凡在边防警戒区内进行施工建设的大小项目,一律要报省公安厅批准后方可施工。
考验:两月后上冲关口封路坦洲将更难进出
目前,两地居民进出坦洲有两条道路:一是经上冲关口进南坦路,这是官方允许的道路;二是经“造贝小路”。相对而言,走造贝小路距离更近。
上个月底,位于上冲关口附近的梅华西路立交开工建设,该路口是大部分车辆进出坦洲的必经之路,施工单位介绍,将会在两个月后开始采取封路措施,在工地的外围修临时便道供车辆通行。上冲路口和造贝小路两个地点,原本就是交通堵塞最为严重的“黑点”,梅华西路立交动工后,往来两地的“城市候鸟”就希望造贝断头路早日打通,以解上冲路口堵塞的燃眉之急。如今,在造贝断头路停工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若不早日协商解决问题恢复施工,通车日期将再次变得不确定,两个月之后,珠海的城市交通将经受封路施工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十万“城市候鸟”也再次面临出行问题的煎熬。
市民声音
“为何以往小路通行不见二线管理?”
张先生住在坦洲的一个小区,在珠海一家公司上班,每天上下班时间,造贝小路是他的必经之路,张先生说,如果说道路的施工会破坏边防二线管理,那为什么造贝小路能通车这么多年?每天往来这条路上的密集车流,就已经证明了两地居民有着巨大的出行需求,大家都期望断头路能早日打通,边防部门不应忽视这一民意。
张先生说,特区二线管理已经实行了3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做出一些灵活处理,应对现实情况的发展。
新闻背景
造贝断头路70米距离困扰10万人出行
从珠海南屏往北走,沿南湾北路经南屏大桥后来到造贝,一路都是双向六车道的水泥路面,到了与中山交界处就成了断头路,对面坦洲的潭隆南路,也是双向六车道的路面,两个路口只相隔几百米的距离,珠海段则只有70米长,就是一直无法打通。目前往来两地之间的车辆,到了断头路口后就改走一条水泥小路,该小路只能供双向单车道通行,路窄加上货车多,车辆每天都要大排长龙,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要堵塞很长时间。
中山市原市长陈茂辉曾说,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有10余万珠海人在中山居住,大部分都是住在坦洲。被称为“珠海后花园”的坦洲,在与珠海交界处遍布着数十个大小楼盘,两地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出行需求。
名词解释
特区二线
特区二线及边境管理线的设立属中央事权。1981年,中央决定对特区与非特区的分界线进行严格管理控制,珠海经济特区管理线(即“二线”)随即产生。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边防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现有二线既是特区管理线的一部分,又是国家批准的边境管理线,承担双重任务,实行双重管理。另据公安部、外交部、总参谋部《关于改进和加强边境管理区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在边境管理区和非边境管理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应设置检查站,所有车辆及人员进出必须接受边防检查。
延伸阅读
深圳年内或将撤销“二线关”
据相关报道,深圳发改委曾于今年4月18日宣布,下半年将推动撤销“二线关”工作。因二线关归属地方政府与部队共同管理,撤销申请仍需等待中央批复。近年来,关于二线关改革的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在历年的深圳两会和广东省两会上,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撤销二线一事提出议案和提案,关于特区二线的去留问题,各方存在一定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