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基床整平完成 港珠澳大桥“深海之吻”指日可待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3/4/1 | 浏览量:633 昨天,随着潜水员缓缓浮上水面,港珠澳大桥建设控制性节点工程之西人工岛E1管节基床人工整平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首节沉管的安装已经具备基床承载条件,“深海之吻”指日可待。 港珠澳大桥工程中总长5.6公里的海底隧道部分是当今世界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之一。西人工岛的深海隧道对接部分又是整个岛隧工程最难点。由33节沉管组成的海底隧道,所需沉管全部在桂山牛头岛工厂预制,完成舾装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其中,首节E1管节与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暗埋段“窗门”的完美对接,将实现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首个“深海之吻”。
由于首节沉管与西人工岛对接,其管体呈2.99%的斜度,且作业空间所限,机械整平船无法进入开展机械施工。为此,唯有采用人工方法铺设海底碎石,平整沉管基床。这一世界高精度、高难度的沉管基床人工整平施工,完全靠22名潜水作业人员用双手摸索完成,也是港珠澳大桥开建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潜水作业,是岛隧工程绝无仅有的作业模式。据悉,海底人工整平,要克服浪涌影响、海水阻力和浮力,属高强度的人工作业,施工难度之大远远超出陆上作业要求。潜水人员在海底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几乎靠双手摸索作业。同时,水下作业空间狭小,宽度仅为1.08米,作业非常困难。潜水施工需要上下联动,有机协调,实行轮班作业。每次每组两名潜水员下潜至水下负14米作业,时间一个半小时,然后上浮。
此次完成的E1管节基床人工铺设长度为58.64米,铺设面积2462.88平方米,共计抛碎石2500立方米。潜水作业人员首先在海底放置导轨,高程误差严格控制在正负5毫米之间;再用长度9.5米的刮道实施精确平整,进行碎石垫层铺设填补,实现“去高补低”,以达到正负4厘米高程控制。自3月15日起,E1管节整平施工成功施放35根导轨,铺设20垄碎石垫层。至18日,潜水人员陆续下水作业,启动海底精平施工。截至目前,E1管节基床人工整平段施工完成,整平坡度控制和沉降控制情况良好。
|
谈商论道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