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 城镇化水平首超60%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3/3/31 | 浏览量:484 《2012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今日在本报第六版发布。《公报》显示,去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000美元大关,同比增长逾11个百分点,相当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据统计,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26.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经济总量连续14年保持全省第一。按去年末全市829万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2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076美元),比上年增长11.2%,这也是我市人均gdp历年来首次突破9000美元大关,意味着经济质量明显提升、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不仅如此,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据了解,受益于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2012年,全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0%和8.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2%和23.4%,分别拉动gdp增长9.3和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3.6∶62.3∶34.1,调整为3.4∶62.2∶34.4。 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对社会事业各项投入也在持续增长。去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6.44亿元,比上年增加59.45亿元,增长20.0%。其中:教育支出82.63亿元,增长18.0%;科技支出7.4亿元,增长9.8%。社会保障方面,全市2012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35.15万人,比上年新增14.86万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65万人,新增8.3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数556.51万人,参合率达99.47%。 相关新闻 城镇化水平首超60% 本报讯 (记者孙灿芬)《2012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市城镇化工作继续强力推进,全市城镇化水平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60%。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4%,这一数字相比2011年底的59.3%提高了1.1个百分点,也是城镇化水平历年来首次突破60%的大关,意味着全市城镇化工作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其中,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76.5平方公里,同比增加了15平方公里,表明中心市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区域规模扩张的同时,面向广袤农村的公共服务也在迅速提升。交通路网方面,全市全年共新建、改建公路212.05公里,推动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的刻度,比上年增加了352公里,有效促进了城乡互动融合;医疗卫生方面,去年底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达1041个,同比增加了95个;教育事业方面,全市幼儿园数量达1224所,同比增加了123所,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民化、城镇化工作也在同步加快。根据统计,201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58万人,全年有2.30万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5.3万人,转移就业6.39万人。城镇居民扩大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直接带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去年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2.6%。
|
谈商论道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