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即将开建 打造“城市之肾” 来源:八闽商会 | 发布时间:2013/2/22 | 浏览量:584 记者从19日召开的晋江市林业工作协调推进会上获悉,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即将启动,农业部门计划在湿地公园中试验种植红树林,改善生态环境, 打造“城市之肾”。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湿地保护区总面积7045公顷,地跨惠安、洛江、丰泽、晋江、石狮5县(市、区),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泉州湾晋江南岸西至泉州大桥,东至与石狮交界处,长15.737公里,西至晋江大桥长9公里,湿地保护区面积27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954公顷,晋江即将启动建设的湿地公园便位于此。 现场: 湿地乐园候鸟嬉戏 昨日上午,记者随同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晋江市农业局工作人员到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保护区,测量计划种植红树林的试验区面积。 “整个泉州湾湿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已记录物种达1000多种,观测到的候鸟已有160多种,湿地鸟类中大多数属于长距离跨国迁徙的候鸟,其中黄嘴白鹭、黑嘴鸥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珊瑚菜、结缕草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此外,这里还生存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陈若海介绍。 从滨江公园观景台望去,成群的水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纷飞嬉戏,几只小船静静地停在海面上,居住在两岸的居民,打开窗户便能看见这画一般的美景。
|
谈商论道
>> 更多 |